陈惠珍(女),2017年7月16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竹湾路丰业装饰市场内。
陈秀英(女),2018年8月6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莲塘四组路边。
陈英华(女),2018年6月12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大冲组。
冯德勇(男),2018年3月28日入站,发现地址:广州南沙区第三人民医院。
何培元(男),2019年10月6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鸳江丽港。
黄炳威(男),2022年2月18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西江三路鸳江丽港广场。
黄天来(男),2016年6月10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东山冲路口。
黄亚妹(女),2016年9月23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龙圩镇四合村。
李金焕(男),2013年1月12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东山冲路口。
李小燕(女),2007年4月22日入站,发现地址:梧州市第五中学附近。
梁凌芳(女),2015年12月25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西环路口附近。
罗文清(女),2015年1月12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龙华村莲塘三组士多店对面。
吴定芳(女),2022年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大坡镇加油站斜对面 。
吴福菲(女),2011年3月26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大学路一中塑像附近路段。
吴庆(女),2019年9月25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新兴一路广汇电器城附近。
梧福奥(女),2016年8月1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夏郢镇思委村。
梧福柏(男),2019年11月18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原苍梧县财政局对面苍海公交车站旁边。
梧福保(男),2018年1月5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邮政局门口。
梧福采(女),2023年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西环路路灯管理处门口。
梧福畅(女),2019年11月25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中村大队往大坡方向约一公里的华润水泥店旁。
梧福楚(男),2012年12月30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西江四路外贸大厦对出路边。
梧福创(男),2019年12月21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富民二路。
梧福翠(女),2020年5月13日入站, 发现地址: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林一组。
梧福丹(女),2012年9月20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龙湖镇塘源村十一组。
梧福冬(女),2016年12月20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莲花山10路公交车站旁。
梧福凡(女),2017年1月25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三祺城销售中心附近。
梧福甫(男),2016年5月12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钱鉴公园。
梧福鼓(男),2023年入站,发现地址:梧州学院附近。
梧福冠(男),2015年8月4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云龙大桥附近。
梧福归(女),2007年7月5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富江路附近。
梧福吉(男),2019年11月3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名豪公园小区内。
梧福际(男),2019年10月18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龙圩镇综合市场。
梧福景(女),2023年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龙圩工业大道。
梧福可(女),2018年10月21日入站,发现地址:救助站救助。
梧福龙(男),2009年6月23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龙骨冲附近。
梧福梅(女),2021年1月6日入站,发现地址:长洲区香城小区A区马路旁。
梧福孟(男),2020年12月30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广平镇政府办公楼临近街道。
梧福苗(女),2009年6月9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富民路附近。
梧福品(女),1905年7月16日入站,发现地址:龙圩区广平镇问口村上林组。
梧福七(男),2009年2月1日入站,发现地址:万秀区新兴一路附近。
今年6月19日是第13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这天上午,梧州市救助管理站将在旺城广场,举办以“织密救助网络 筑牢安全底线”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翔实易懂的政策宣传手册,将多角度向市民群众解读救助政策法规与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还将带领公众走进市救助管理站生活区、功能区,近距离了解受助人员生活现状。此次活动旨在搭建沟通桥梁,增进社会对救助工作的认知与信任,凝聚更多爱心力量,共同守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尊严与希望。
近年来,梧州市救助管理站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寻亲返乡及源头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温暖而亮眼的答卷。
多维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秉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梧州市救助管理站织密街面救助网络。近五年,该站累计开展街面巡查4982次,成功劝导、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792人次。工作人员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益,让城市街头的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与关怀。
科技赋能 照亮寻亲归途
寻亲路上,梧州市救助管理站打破信息壁垒,与市民政、公安及卫健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指纹采集、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精准甄别身份,依托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寻亲网等平台发布寻亲信息。五年来,该站累计发布寻亲信息981条,成功帮助147名受助人员重返家园,让离散的亲人重续温情。
跨域协作 破解返贫难题
在源头治理领域,梧州市救助管理站与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创新开展试点合作,构建起“信息互通、协作联动”的长效机制。自合作协议签订以来,该站累计协助核实广西户籍受助人员身份信息186人,接领123名受助人员平安返乡,并对51名返梧人员进行回访,建立源头共治回访档案68份。通过持续跟踪帮扶,有效降低了重复流浪现象,从根源上阻断贫困循环。
全民接力 共筑团圆之路
“每一次流浪,都是一场未完成的归途;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家人的牵挂。”目前,梧州市救助管理站内仍有92名受助人员因无法提供身份信息,陷入“有家难回”的困境。值此开放日契机,梧州市救助管理站向全社会发出暖心倡议:若您曾见过这些迷途身影,或掌握任何线索,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您的一次援手,或许就能点亮一盏团圆的明灯,让爱指引迷失者找到回家的方向!
▼受助人员名单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