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江水弯弯流长,可曾经过她,山路曲曲向前,那是我的家……”近日,在长洲区大塘街道丰业社区邻里中心内,老人们围坐一堂,用歌声传递对生活的热爱。这温馨的一幕,正是大塘街道创新老年服务模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大塘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需求,建立动态需求清单,整合资源打造全方位关爱服务矩阵,切实提升民生服务质效。
聚焦“一老”,暖心服务绘就夕阳红。大塘街道创新构建“幸福+5”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阵地资源,开设“幸福课堂”,设置声乐、舞蹈等公益课程36场,每季度制订课程计划,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确保教学质量;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加入“七彩大塘”志愿服务队,组建“幸福管家”,为老年群体提供点对点服务;建立“幸福医疗”网络,提供免费体检、问诊、健康咨询等服务1200余人次;实施“幸福关怀”行动,开展“幸福来敲门”行动,联合共建单位开展节日慰问80余人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幸福邻里”空间,促进老人社交互动。
聚焦“一小”,温情呵护托起朝阳梦。在儿童服务方面,大塘街道以“邻里童行”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推行“134”工作法,即搭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建立学校、家庭、社区3方联动机制,开展思想引领、安全守护、兴趣培养、社会实践4类活动,满足儿童多样化成长需求,累计举办幼小衔接公益讲座、童心向党、禁毒反诈进校园等主题活动30余场,参与儿童达1500余人次;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周末成长营特色项目8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辖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1500余人次。
“我们要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扎实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擦亮民生工作温暖底色。”大塘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子翔表示,大塘街道将继续以“一老一小”需求为出发点,深化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创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将民生实事办出温度、办出成效,全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书写民生服务新篇章。 (黄关孔 梁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