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程宇 莫非
生产线繁忙运转、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消费市场热情高涨……当下,我市处处涌动着火热的干事创业激情,高质量发展步伐动能澎湃。
数据显示,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0.2%、12.5%,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增长态势。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是我市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强机制、抓服务、稳增长、促发展,扎实做好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实体经济主体活力持续增强的结果。
下好“先手棋”,健全机制促稳增长
近日,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梧州市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联合岑溪市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专班组成服务队,到岑溪市对32家建材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倾听企业主问题诉求和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我们经过问题核准、筛分,梳理出一批问题,主要集中在电价、地租、税费等方面。”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梧州建筑材料服务工作分队队长梁飞虎表示,针对这些问题,工作队与岑溪市各有关部门召开联动协调对接会,逐一提出优化用电方案、规范用地指导、税收优惠申报辅导等解决措施,以务实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这是我市创新实施“征求意见+转办立项+专班协调+反馈意见+企业评价”五个闭环工作机制,助力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专门制定印发《梧州市2025年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各项工作。同时,我市持续健全完善“征求意见+转办立项+专班协调+反馈意见+企业评价”闭环工作机制和问题销号制度,多渠道广泛收集汇总企业问题,对反馈问题实行一项一策、立项转办,持续跟踪核实反馈情况,并将企业评价作为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依据,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当好“服务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效顺畅的营商环境。
广西梧州赵百科食品有限公司米粉扩建项目的推进因环评报告审批迟迟未能落地而陷入停滞。“我们申请有一段时间了,还未获得批复。”企业负责人皱着眉头,语气里透着无奈。
“别急,我们马上协调。”工作队当即行动,联系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及工业园区等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协调,查找问题症结,最终企业扩建项目环评报告正式获批。
“这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目前,公司签约订单量大,新项目建成后拟再增加两条生产线,这将有效补充市场供应缺口。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当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员”,聚焦企业所需所盼,精准施策、靠前服务,通过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激发企业活力、提振发展信心。
一趟趟实地探访,摸清了企业的困难诉求;一次次来回奔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一项项惠企政策的直达快享,为企业加快发展扫清障碍……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收集企业问题数403个,办结问题数387个,办成问题数315个,均排全区第1位。
打好“主动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弘毅新材料年产100万吨高端不锈钢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
该项目是我市产业发展攻坚年行动重点推进项目。自落地以来,不仅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持续发挥牵引作用,还成功吸引了6家下游企业合作意向,推动我市不锈钢产业向下游制品端和应用端延伸发展。
为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强化要素保障、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积极助力企业建设具有区域、行业领先水平的智慧工厂,促进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助推我市不锈钢产业做大做强。
制造业是经济的“压舱石”,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为更好地服务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市积极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专门印发了《梧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梧州市2025年产业发展攻坚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数智赋能攻坚行动,聚焦重点发展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关键设备应用人工智能,从而推动支柱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1至5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0.2%,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9.2%,迸发制造业转型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