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年轻的江涛初到岑溪,眼前的景象让他印象深刻:岑溪仅有40多万人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城区里,唯一一条过境公路贯穿其中,整个县城规模狭小。
1992年,广西对外开放会议在岑溪召开,此后,岑溪提出撤县设市的设想。1995年9月11日,对于岑溪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批准设立岑溪市。岑溪市人民政府原市长江涛介绍说,当时广西的十强县有9个县的经济排在岑溪前头,但是都没有设市。岑溪虽然是十强县之末,但是岑溪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扬敢为人先的勇气,积极发展带动能力强的岑溪红花岗岩产业,开发的时候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把岑溪改革开放的形象提到一个新高度。撤县设市,是岑溪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此,这座城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花岗岩产业逐渐形成了从石材加工、运输,到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岑溪的特色文化也迎来了新的生机。牛娘戏,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在撤县设市后蓬勃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民间表演,一步步走上更大的舞台,在自治区文艺汇演中屡获佳绩,成为了岑溪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江涛参加了两三次自治区的文艺汇演,其中岑溪的牛娘戏有四五个剧目能够拿到自治区去参加比拼,这些剧目都在自治区得了奖,岑溪的牛娘戏也是凭着改革开放开了个好头。
交通的改善,更是岑溪发展的有力见证。如今,各镇公路纵横交错,曾经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已成为历史。正在建设的南珠高铁和刚通车的平岑高速,更为岑溪的未来勾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30年来,岑溪人以“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秉性,让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河两岸的建设让城市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从撤县设市的那一刻起,岑溪就踏上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征程。像江涛这样的老干部,不仅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
(卢文华 唐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