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指导的现实主义电视剧《正当防卫》正在热播,剧本灵感源自多起真实案件,跌宕起伏的剧情、真实可感的人物塑造,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也将“正当防卫”这一复杂法律条款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关于法律问题的热烈讨论。无独有偶,另一部热播的《以法之名》,同样出品自最高检影视中心,通过聚焦检察机关内部监督问题,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是如何开展内部监督工作的,让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真正映照进现实生活。
《正当防卫》主要讲述两宗跨越十四年的“防卫过当”案件,真相与谎言、正义与罪责交织缠绕。青年检察官方灵渊与资深检察官段鸿山联手追查案件,与涉案的李沐风等人陷入命运纠缠,在“天理、人情、国法”之间展开一场关于正当防卫的终极审视与较量。
对于该片,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和最高检专家咨询委员的张建伟以通俗易懂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例,解释了孙悟空的行为就属于司法机关定义的“正当防卫”。这一解读方式也被运用到剧中的“李沐风案”,让观众通过案件更易理解,在判断防卫行为时,不仅要考虑行为造成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起因、双方力量对比、使用的工具等多方面因素。此外,剧中有个桥段是江婷长期遭受丈夫张源家暴,一次冲突中,江婷反抗时失手杀死张源。案件发生后,围绕江婷的行为究竟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检察官、律师、证人等各方展开激烈讨论,这段剧情生动还原现实中家暴类正当防卫案件的争议焦点。许多观众表示,追剧过程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对正当防卫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概念,而是有了更具体、更准确的理解。
《以法之名》则从另一个独特视角切入法治题材,让观众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司法人员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坚守法律底线,与各种干扰因素顽强斗争。
《正当防卫》与《以法之名》映照出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复杂现实,开启了公众对法律知识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大门。它们让我们看到,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法治理念,提升公众的法治素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据《新民晚报》 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