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惠 甘金枚
粉葛产业是藤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机械化水平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藤县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理念,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粉葛产业正通过平台引领、科技赋能、链条延伸、机制创新等多项举措实现“传统产业+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朝着高质量、全链条、可持续的方向快速迈进。
粉葛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品种用途单一,主栽品种种苗出现退化。农民长期利用本地品种葛藤蔓留种,品种出现退化。
机械化水平不够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粉葛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种植为主,由于粉葛产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处于基础阶段,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农业生产销售环节服务滞后。多数农户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坚持“我自己能干的,尽量不花钱请人”的模式,农户除了起垄和采收阶段使用机械,其间的种植管护基本上停留在人工阶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速度。
产业体系还不完善,精深加工链条有待延伸。粉葛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农作物,约有30%的粉葛用于加工,但由于从事粉葛加工的企业、合作社受到土地、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制约,加工规模不够大。此外加工产品也不够多元,在药用和保健产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空缺较大,产业链附加值难以提升。
销售渠道不够稳定,生鲜市场经济效益有待提升。粉葛主要以鲜葛外运销售为准,每年约有70%的粉葛销往广东、湖北、河南等地,但是由于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粉葛集中采收、销售的阶段。藤县现有藏葛大棚40个以上,每年鲜葛储藏量约6万吨,当地粉葛的贮藏设施有限,主要依赖大棚藏葛,价格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农民销售收益难以提升。
品牌建设缺乏合力,产品知名度竞争力不够高。粉葛在品牌和产品宣传推广方面,手段比较单一,大多停留在政府层面举办的大型展销会或博览会,企业、合作社、农户及消费者参与较少,线上销售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宣传合力,导致在全国的粉葛行业还没有很好的话语权。
发展粉葛产业的创新路径
以国有平台为引擎,打造统筹推进新格局。为打破传统农业“小、散、弱”的发展瓶颈,可以组建产业集团,构建“集团总部+子公司+村级服务站”三级运营架构。集团统筹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聚合政策、科技、金融等资源,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开拓高端市场。集团下属子公司布局在镇一级等核心产区,具体负责基地建设、土地流转、标准化生产、农资统购与初加工管理。村级服务站则协同村委会,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合同管理等一线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目前,藤县组建产业集团的国有平台,构建三级运营架构,集团下属子公司布局在和平、太平、濛江等核心产区,合力打造“藤县粉葛”区域公共品牌。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破解发展核心难题。围绕产业关键环节,可以引入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数字平台等先进技术,攻克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一是推进优质品种培育。提升葛根素含量和抗病能力,推动良种产业化。二是推动全程机械化。研发适应丘陵地形和粉葛特性的专用农机,显著降低收获破损率,提升作业效率。三是建设“粉葛产业大脑”。集成遥感监测、区块链溯源、数字农事管理等系统,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数字化管理。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与生态种植,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绿色认证比重,夯实生态农业基础。
以链条延伸为抓手,释放全产业价值潜能。面对“卖原料”利润薄的问题,着力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一方面引进高端提取技术,推进药用化、保健化开发,建设GMP标准生产线,打造新兴健康产品线。另一方面,围绕“食药同源”理念,开发降糖胶囊、护肝饮品、美容面膜等多种功能型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规划打造特色小镇,拓展农旅消费市场,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构建联农带农共同体。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将带动农户增收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理设定土地流转价格、优先吸纳脱贫户务工、探索农户入股分红等方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设立产业风险基金,探索相关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推行“党建引领+技术骨干+农户”模式,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平台带动、农户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