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岚
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市场效益取决于传统工艺的知名度和产品的质量,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要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必然要求其突破文创产品受众面窄等局限,因此,需要通过相关产品的“出圈”效应,促使文创产品向旅游链、美食链等领域渗透,从而提高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市场效益。
深挖梧州传统工艺的历史文化内涵
梧州传统工艺丰富多样得益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梧州传统工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最佳来源。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破圈”首先要在传统工艺的知名度上实现“破圈”,传统工艺的知名度提高了,它相应的文创产品的市场效益也会随之提高。因此,要深挖梧州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对梧州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的挖掘完善,如六堡茶制作技艺,传统制茶工艺中每一道工序体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价值理念,因此,对于此类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传统工艺应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依托六堡茶制作技艺而成的多种文创产品,如图书、小视频、文艺片及各种工具材料的美工设计品等。
深度融入旅游链,提高文创产品“搭便车”的市场效应
梧州优势传统工艺缺乏优秀文创产品,非优势传统工艺文创产品价值比较低,促使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融入旅游链的深度不够。旅游链是文创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因此,梧州要促使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融入旅游链,以“搭便车”的形式提高文创产品产业化水平。一是可以专门设计围绕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旅游路线,如六堡小镇+六堡茶制作技艺+六堡茶文创产品体验,这样的形式既弘扬了梧州的传统工艺,也将相关的文创产品嵌入旅游链。二是可以与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合作,引导旅游服务行业与传统工艺文创团队将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嵌入辖区内旅游服务行业中,促使相关文创产品成为更多的“岭南手信”,提高文创产品的市场效益。
构建平台,推动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跨界发展
构建多方平台,促进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走出梧州、走出传统工艺圈、走出文创产品圈。一是搭建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进校园平台,持续加大传统工艺文创产品进校园的活动力度,学校可以联合相关的企业、社区等组织共建传统工艺的研学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相关文创产品的创造底蕴和设计构思的文化渊源。二是搭建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融媒体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融媒体资源优势,讲好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故事,推动形成更多的关于梧州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如传统书籍、人物纪录片等。三是搭建传统工艺文创产品的粤桂合作交流平台,依托粤桂合作的交流平台,利用两广文化同根的历史渊源,把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打造成粤桂合作中的名片,提高梧州传统工艺文创产品在岭南地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