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8月29日

患者重获新生,再苦再累都值得

——小记苍梧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师的温情与力量

(黄海梅)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苍梧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也迎来了建科18周年。18载春秋流转,重症医学科的医师们始终坚守在这片特殊的“无声战场”,昼夜与死神竞速,以专业为盾、以坚守为甲,为生命筑起防线,在方寸病房里传递着直抵人心的温情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凌晨三点,重症医学科的灯光依旧明亮,如同18年来的每个夜晚,从未熄灭。医师彭保安刚结束一台紧急抢救,额上细密的汗珠还未干透,这样的夜晚,对他和科室同事而言,早已是工作中最寻常的片段。

“重症监护室的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必须时刻绷紧神经,容不得半分松懈。”主治医师何夏晓的声音带着疲惫,却透着不容动摇的坚定。不久前,一位高龄老人因严重肺部感染被送进重症医学科,情况危急。他带领团队迅速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24小时轮班守护,紧盯老人的呼吸变化,随时调整方案。十多天的全力救治后,老人病情终于平稳,转入普通病房。家属握着何医生的手再三道谢时,他只是笑着说:“这是我们该做的。看着患者转危为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重症医学科,医师们既要练就精湛医术,更要揣着细腻心思与强大韧性。面对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他们总耐着性子安抚,用专业知识拨开迷雾,给人战胜病魔的勇气。护士吴烨记得:“有位患者因病情反复情绪低落,拒绝治疗,医师宋锐祥特意抽时间陪他聊天,讲起科室18年来那些康复的故事,一点点鼓励他别放弃,最后,患者被这份真诚打动,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出院。”

18年来,重症医师的工作从不缺挑战与压力,却从未有人退缩。为精进医术,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学术交流,学习前沿技术;科室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一起分析病情,琢磨最佳方案,只为给患者多一份保障。从建科时的举步维艰,到如今成为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屏障”,背后是每位医师的执着坚持。

“选了重症医学,就等于挑了份沉甸甸的责任。看着患者在我们手里重获新生,再苦再累都值得。”科室主任覃超的话,道尽了全体重症医师18年的心声。

18年来,他们监测的心跳、观察的呼吸,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对患者的仁心,都在彰显着责任与担当。

(黄海梅)

--> 2025-08-29 (黄海梅) ——小记苍梧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师的温情与力量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3576.html 1 患者重获新生,再苦再累都值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