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县金鸡镇龙头村,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已是连片的牛大力种植基地与挂满果实的水果园,村民们在水果园里忙碌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90后新农人梁世强——金鸡镇龙头村党总支部书记、藤县龙青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扎根乡土,让“沉睡”的土地长出“共富产业链”,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每次回村开党组织会议,看着好好的田地荒着,我心里总不是滋味。”回忆起返乡初衷,梁世强的语气仍带着感慨。龙头村地处山区,生态资源丰富,但多年来村民守着“宝地”却难增收,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问题愈发突出。2017年,梁世强毅然放弃城市的稳定工作,带着“盘活土地、带富乡亲”的决心回到家乡,牵头成立藤县龙青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迈出了破局的第一步。
起初,村民对种中药材、流转土地心存疑虑,梁世强便挨家挨户上门沟通,最终说服村民流转30亩撂荒地,试种中药材牛大力。凭借科学的田间管理和专业技术支撑,首年牛大力亩产值就达到4万元,远超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的收益。实实在在的效益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大家纷纷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流转土地已达800余亩,建成500亩牛大力基地、300亩水果基地,配套建设蓄水塘、现代化办公场所,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还先后获评“梧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治区示范社”,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标杆。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土地“活”起来后,梁世强开始探索可持续的共富模式。他创新推行“合作社+党员+脱贫户+农户+科技”联营机制:农户以撂荒地折股入社,每年享受固定分红;为返乡青年提供土地、种苗和免费技术培训,帮他们扎根乡村;优先吸纳脱贫户到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同时统一包装、注册品牌,承诺销售兜底,彻底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
“以前种地挣不到钱,现在流转土地有租金,打工有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胡大哥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如今,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12人增至31人,累计带动17户脱贫户、50户普通农户增收,真正筑起了“致富联合体”。
为打破“单一种植”的局限,梁世强进一步推动产业“接二连三”。他主动对接高校资源,投资建设农产品包装销售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和村民技术培训中心,注册3个商标覆盖71类产品,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3年,通过电商直播推广韭黄、黄皮果、金鸡绿茶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同时开展12场技术培训,覆盖200余人次,还组建劳务队承接六堡茶种植、光伏安装等业务,年劳务收入超10万元,让村民既能学技术,又能多增收。
梁世强先后荣获梧州市“青年领头雁”、藤县“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等称号,但他最珍视的,是村民脸上的笑容和家乡的新变化。“乡村振兴没有终点,我们还要继续奔跑。”梁世强坚定地说。如今的龙头村,产业之路越走越宽,一幅“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曾经的撂荒地上徐徐展开。
(黄群礼 吴敏婷 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