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9月18日

藤县金田村东养古民居——

一方院落围合起家族温情

(图文据《广西日报》)

东养古民居前有一湾半圆形池塘。

东养古民居建筑有大量立体雕塑,时隔百年依然清晰可辨。

东养村古民居大多是三进式院落布局。

在藤县,有一座深藏于山水之间的村落——金田东养自然村。村中的东养古民居群是藤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该村被列入第一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这座古村落形成的背后,是一个家族跨越千里的迁徙:1706年,清朝正六品“武略骑尉”吴迁尚,携子“贡生”吴桥、其孙正六品武官“千总”吴日高、“按擦司”吴日章,自南京珠玑巷辗转南迁,最终择此山水形胜之地开枝散叶。

而后,经过数代人的扩建,三排十五座宅院次第铺展,形成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宏大建筑群。

村落街巷曲折回环,游人穿行于幽深的巷道,无不感叹于一间间老屋透露的古朴沧桑气息。

东养古民居的房屋沿袭了坐北向南的建房传统,多数为火砖和木楼结构,封火山墙造型别致,整体呈现出典型的明清南方庭院式建筑风格。目前,东养村古民居建筑群还有十余座保存相对完好的民居建筑。

东养古民居建筑群从院落到里坊,形成了层层相套、户户联通的布局结构。村中老人解释说,这种设计是传统家族聚居观念的体现。一方院落,围合起了吴氏家族代代传承的家族温情。

据了解,东养吴氏祖先人才辈出,先后出现过拔元、贡生等不少文武人才。房屋正门高悬的“拔元”“昭信第”“善著一乡”“奉直大夫”四个牌匾,便是东养吴氏所获功名的历史见证。

从门楼走入房屋,经过前厅到后厅共三进,中间有天井相间,每厅的两边是厢房,天井的左右则是回廊小屋,各个房间功能分明。

东养古民居的房顶均有挑檐筑脊,并饰以立体雕塑。瓦脊上有灰塑的牡丹花,檐角刻着的喜鹊踏梅,梁枋上彩绘的仙人驭鹤,门楼青砖精雕了双蝠(福)临门……栩栩如生的鸟兽虫鱼和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形成了这座古民居方寸之间的绝色景观。

东养古民居的里屋墙壁上则多以壁画修饰,辅以飘逸的书法作品,其内容或是叙述先人的光辉事迹,或是表达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经过几百年的日晒雨淋,这些壁画色彩已经黯淡脱落,但其纹样图案依稀可见。

再往里走,厅堂内保存完好的木雕神龛映入眼帘。神龛上有众多雕花装饰,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厚厚的灰尘也无法掩盖其恢宏的气势。村中长者说,每逢佳节,久居在外的村民便会回到老宅祭祖祈福。节日里鲜红的春联和鞭炮的碎红为古朴的房屋增添一抹亮色。

如今,百年前的繁华盛景早已不见踪影,这座见证了三百年家族兴衰的古民居群,在静默中诉说着过往的荣光。

(图文据《广西日报》)

--> 2025-09-18 (图文据《广西日报》) 藤县金田村东养古民居——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4433.html 1 一方院落围合起家族温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