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时刻,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重点扶持的电视剧《归队》在北京卫视开播。作为“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该剧以东北抗联一支失联小队为叙事主线,讲述战士们在日军围剿中失散、重组,并最终重返战场的经过。作品以写实的影像再现抗联的历史现场,以群像叙事唤醒民族记忆。
《归队》以冷峻写实的风格再现历史,在极寒与饥饿的细节中展现抗联战士的极端生存处境。这一表现手法不仅传递出战士的坚忍与顽强,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严酷。直白的画面因质朴而更显真实,让观众直面生命与环境的赤裸对抗。冰的“冷”与血的“热”、雪的“白”与烈士鲜血的“红”交织在一起,凝结成象征性的抗战图景。观众看到的不是被神化的英雄,而是与自己一样会饥饿、会恐惧,却依然不肯低头的人,由此彰显出该剧所秉持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核。
《归队》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回望了历史,更重新激活了抗战题材的当代表达。《归队》呈现的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归队”。它让人们看见普通人如何成为民族脊梁,看见信仰如何在绝境中闪光。八十多年过去,烽火散去,但那份“归队”的誓言依旧响亮。它让人们意识到,在新的时代坐标里,我们仍需要一次次精神上的“归队”,把历史的信念转化为当下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中,《归队》完成了从荧屏叙事到精神召唤的跃迁,也为当代抗战题材提供了一个有厚度、有温度的新范本。 (据新华网 作者 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