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9月24日

咬得动吃得香

这份护齿指南请查收

(据《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施芳 刘新吾)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我们能否“咬得动、吃得香”,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定期洗牙是否有必要?哪些牙齿问题需要及时矫正?缺牙有什么危害,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种植牙齿?近日,口腔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定期洗牙有无必要

“洗牙的时候感觉头皮发麻、牙齿发酸,洗牙后又觉得牙缝变大、牙齿松动,洗了两次不敢再去了。”前不久,南京溧水区市民夏先生找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继生咨询:“洗牙有没有必要?”

“洗牙很有必要。”张继生说,洗牙最重要的作用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食物残渣与口腔细菌产生化学反应,就会形成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牙菌斑是口腔疾病的始动因子,经过钙化就成了牙结石,无法通过刷牙去除,时间一长会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松动甚至掉落。牙结石要请专业人士使用专业工具才能彻底去除。医生在洗牙时还能发现蛀牙、牙周疾病早期迹象。

夏先生为何会感到洗牙后牙齿发酸、松动呢?张继生解释,牙结石像水泥一样包裹着牙齿,造成了牙齿“稳固”的假象,将它们“搬走”后,原本就被牙结石破坏、已经松动的牙齿就暴露了真实状态。觉得牙缝变宽的“错觉”会随着清除牙结石后牙龈炎症的消失而好转。牙齿敏感者洗牙后可以使用抗过敏牙膏。

张继生建议,健康人群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牙周病患者3到6个月洗一次牙;抽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特殊人群应咨询牙医制定更个性化的计划。

牙齿矫正需要注意什么

拥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是许多人的愿望。为了让牙齿整齐,不少人选择戴牙套接受正畸治疗。

有哪些牙齿畸形需要矫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主任医师刘晓默介绍,第一类是牙齿排列不齐,歪歪扭扭、里出外进;第二类是牙缝过大,尤其是两颗大门牙间有缝,影响美观;第三类是咬合过深,上前牙把下前牙遮挡较多,严重者都看不到下前牙;第四类是龅牙,表现为上牙前突,嘴唇不能闭拢;第五类是小下巴,下巴颏明显靠后、短小,不美观,严重的还会出现睡觉时打呼噜的问题;第六类是露龈笑,微笑时上前牙牙床暴露过多;第七类是地包天,下牙包在上牙外侧,严重的表现为下颌过长、上颌凹陷;第八类是前牙咬不上,后牙咬在一起时,上下前牙没有接触,无法切断食物,发音漏风;第九类是恒牙长不出来,该长出来的牙齿埋伏在颌骨中。如果有上述牙齿问题,需要找专业正畸医生检查。

矫正牙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刘晓默提醒,要先找到专业正畸医生,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牙齿颌骨检查。同时存在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和龋齿等问题时,还需要在正畸前洗牙或补牙。临床检查包括做口腔扫描来确定牙齿排列情况、拍X光片来确定牙根和颌骨情况、拍照片来明确面部和牙齿咬合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正畸医生会制定出牙齿矫正方案,包括矫正方法、矫正疗程、预期效果和治疗风险等。

什么情况下要种牙

缺牙了怎么办,要选择种植牙吗?种牙应注意什么?

“缺牙不只是少了一颗牙那么简单,别掉以轻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学术副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陈陶说,缺牙后,缺牙区旁边的邻牙会逐渐倾斜,久而久之影响整个咬合关系,甚至出现牙周创伤等症状。有研究表明,缺牙甚至会导致咬合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消化、发音与面部美观,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

缺牙后,传统的修复方式主要是采用活动假牙和固定桥。活动假牙是利用剩余天然牙、黏膜作为支持,用树脂人工牙恢复牙的形态与功能,需每天摘取、清洗;固定桥需要磨小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作为“支撑”。种植牙不依赖邻牙,通过在缺牙处植入“人工牙根”,再装上牙冠,实现接近真牙的咀嚼和美观效果。临床研究表明,种植牙的5年成功率可达94%甚至更高。

陈陶介绍,人工种植牙是一种修复方式,医生会在缺牙部位的牙槽骨里植入钛或钛合金材质的“人工牙根”——即种植体,经过数月与骨头紧密结合后,再在上面安装基台及牙冠。这样一来,种植牙便可以与天然牙一样行使功能。

哪些人适合做种植牙?一般来说,身体健康,颌骨条件良好,缺牙区软、硬组织无严重疾病,无不良咬合习惯的成年人都可以考虑种植牙。比如有个别或部分缺牙,想进行固定修复又不愿破坏邻牙健康的人群,或者全口牙列缺失,戴活动假牙不适应,想要更稳定、舒适修复方案的人群。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种植牙,如患严重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吸烟或口腔卫生极差的人,需要在控制全身情况、改善口腔环境后,再评估能否种植。

(据《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施芳 刘新吾)

--> 2025-09-24 (据《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施芳 刘新吾) 这份护齿指南请查收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4697.html 1 咬得动吃得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