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9月25日

三十五载坚守村医路 医者仁心守护众乡邻

——新庆镇富荣村乡村医生苏延乐的从医岁月

(黄群礼 陆晓晓)

在藤县新庆镇富荣村,有这样一位乡村医生,35年来,他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成为守护村民健康的暖心人,他就是苏延乐。

1965年出生的苏延乐,自1988年从梧州市卫校毕业后,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牵挂,于1990年毅然回到富荣村,开启了他漫长的村医生涯。“吃了这口饭,就要负责到底。”这句质朴的话语,贯穿了他35年的从医之路。2011年之前,他在自家开设诊室,后来村里设卫生室,他便扎根于此,岁月染白了他的鬓角,却丝毫未动摇他行医的初心。

每天清晨,阳光洒在村卫生室整洁的诊桌上时,苏延乐早已来到,认真擦拭医疗器械,准备迎接前来就诊的村民。他耐心倾听每一位村民的病痛描述,仔细检查,力求准确诊断病情。村民苏大姐夸赞道:“苏医生看病仔细,药费也亲民。”这一夸赞背后,是苏延乐始终坚持的用药原则,“既能治好病,又要少花钱”。只因他深知乡亲们挣钱不易,总想帮大家能省一点是一点。

苏延乐是一名党员。200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徽端端正正地别在白大褂上,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使命。深夜出诊对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去年冬天的一个雨夜,凌晨一点,村民苏大哥三岁的儿子突发高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苏延乐打电话求助,不到10分钟,苏延乐便冒着大雨赶来。浑身湿透的他,顾不上自己,先忙着给孩子量体温、开药,一直忙到孩子退烧,天都快亮了。

对于村里困难患者,苏延乐更是关怀备至。像村民苏大伯家,夫妻俩靠种地为生,儿子患有残疾,家庭十分困难。苏大伯多年患有风湿和支气管炎,一直在苏延乐那里挂账看病,最多时欠了300多元。苏延乐了解他家情况后,免了这些医药费。

35年间,众多村民都想向苏延乐表达感谢,有人送家养的土鸡,有人拎刚摘的蔬菜,还有人偷偷塞红包,都被苏延乐一一谢绝,他坚守着“看病救人是我的本分,不能多拿群众一分一毫”的底线。

从青丝到白发,从私人诊室到村卫生室,行医场所变了,但苏延乐济世的初心从未改变。12000多个日夜,他出诊的次数难以统计,富荣村的每一条小路都曾留下他的脚步,每一户人家都感受过他的温暖。如今虽年近花甲,苏延乐依旧背着药箱,坚守在村医岗位上,他坚定地说:“只要乡亲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他用三十五载的春秋,诠释了医者仁心,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成为了富荣村最温暖的守护者,也是新时代基层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黄群礼 陆晓晓)

--> 2025-09-25 (黄群礼 陆晓晓) ——新庆镇富荣村乡村医生苏延乐的从医岁月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4748.html 1 三十五载坚守村医路 医者仁心守护众乡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