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0005





2025年09月25日

秋天里的思念

罗超美

岑溪的秋意,总先漫上河堤。义昌江的水比夏日浅了些,露出岸边青褐色的鹅卵石,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榕树的气根垂到水面,随波轻轻晃,像谁在江里系了串绿色的铃铛。风里飘着八角的辛香——远处山坳里的八角树该挂果了,青的红的点缀在枝丫间,这是岑溪秋天独有的气息,混着江水的潮气,把思念也浸得格外实在。

傍晚我在河堤散步,踩着被夕阳染成金红的石板路,影子被拉得老长,和榕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这时我总会想起中学的李老师,那个喜欢梳着齐耳短发的女老师。那年秋天也是这样的傍晚,她提着我的书包走在河堤上,帆布包里露出半截给我补的作业本,墨水味混着她衣襟上的野菊香,在风里漫开。她指着江面上的独竹舟说:“你看撑船人,稳住了脚,再大的浪也不怕。”后来才知道,那天她刚发过烧,却硬撑着给我讲完错题,手心的温度透过铅笔传到我手里。

江风渐凉时,我会回忆和好朋友阿梅并肩走过的旧时光。那时,我们总爱在河堤的石凳上坐着,分吃一袋炒米饼,看夕阳把江水染成橘子色。她掰着饼说:“以后我要在河堤旁开家小店,卖凉粉,也卖你爱吃的糖环。”后来她去了柳州,每次打电话都喊:“岑溪的风比柳州软,吹得人想回家。”前几日路过河堤的凉粉摊,阿婆递来一碗,说:“你朋友以前总爱多加两勺红糖,说这样够甜。”

至于我的爱人,他的身影总在义昌江的波光里格外清晰。他和我一样守着三尺讲台,此刻也许在灯下批改作业,红笔划过作业本的沙沙声,该和我案头的声响连成一片。我们曾在这河堤的护栏边讨论教案至暮色四合,他指着远处亮起来的桥灯说:“你设计的课堂活动应该像星星,得让每个学生都看见光。”我记得他为我磨课到深夜,笔记本上写满修改建议;也记得我帮他整理教学论文时,他悄悄在我手边放了杯温好的蜂蜜水。我们说过,要一起把岑溪的孩子教得像这秋天的砂糖橘,饱满、透亮。

现在他去乡镇支教三个月,每天的视频里,他身后总有群孩子的笑脸,讲起新设计的乡土课程时,眼睛亮得像江面上的灯。他说:“等我回去,我们去听一堂彼此的课,像刚入职时那样。”

原来岑溪河堤的风,最懂同行者的牵挂。它像备课笔记上的批注,字里行间都是默契;像办公室飘着的茶香,混着粉笔灰的味道,踏实得让人安心。这个和我并肩站在讲台前的人,早把对教育的热忱、对彼此的欣赏,都揉进了岑溪的朝朝暮暮里。我们的约定不用写在纸上,藏在每一次教案的交流里,每一节互相听评的课堂上,像这河堤的石板路,踩得越久,越扎实。

暮色漫上来时,江灯亮了。我摸出手机想给他发句“今晚的河堤风很温柔。”却见他的消息先跳出来:“刚改完学生的秋游记,好多孩子写了岑溪的河堤,像极了你教他们的比喻句。”

我笑了笑,把手机揣回兜里。这秋天里的思念,原是和他一起,种在学生的文字里,长在彼此的目光里,沉甸甸,却暖融融的。

--> 2025-09-25 罗超美 1 1 梧州日报 content_104760.html 1 秋天里的思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