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金穗压枝迎丰收 我市80.21万亩早稻迎来成熟收割期 2025年07月12日

7月10日,在蒙山县蒙山镇,田间的早稻已经成熟。据了解,目前蒙山县各乡镇的水稻长势良好并陆续成熟,即将进入收割期。 本报记者 李鸿荣 摄

本报讯(记者 陈益铭)当前,我市80.21万亩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广袤田野间,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农户们紧抓晴好天气,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日前,在万秀区夏郢镇镇安村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颗颗谷粒饱满金黄。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农机手熟练地操控着收割机,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饱满的稻穗被迅速卷入机械中,经过滚轮转动脱粒后,稻谷直接被输送到路旁的小货车上。“我今年种了60多亩早稻,预计每亩湿谷产量能达到500公斤左右。”村民黎惠民说,7月下旬开始育秧、插秧,准备晚稻种植,等到11月中旬又将迎来晚稻丰收。

镇安村稻田丰收,是我市稳粮夺丰收行动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各县(市、区)重点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水稻增密增穗、水稻玉米高产攻关三大行动,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截至7月10日,全市已收割早稻32.08万亩,占预计收割面积近四成。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强化粮食生产管理,我市统筹专业技术力量,组建技术指导服务小组。在春耕、“三夏”等关键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既提供生产指导、防灾减灾及病虫害防控服务,又广泛开展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通过抓示范、建样板,提升农户种植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28期,培训约2.1万人次。

面对今年的旱情挑战,我市积极开展抗旱防涝防台保春耕工作,累计投入抗旱人力50万人次,统筹调度近万台抽水设备,确保农业灌溉需求,并及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指导,强化田间管理,有效减轻了自然灾害对早稻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