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全媒体采风见证茂名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025年07月18日

全媒体采风团参观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

全媒体采风团参观茂名日报社好心优品电商平台。

全媒体采风团参观“华南钛谷”展厅。

全媒体采风团在奥体中心参观。

全媒体采风团参观茂名新城。

全媒体采风团在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参观采访。

茂名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效果图 茂名日报社供图

记者 张超浩

盛夏七月,在南海之滨的广东省茂名市,2025茂名市“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全媒体采风活动如期举行。

7月10日,来自央媒、广东省媒及粤桂琼地市主流媒体的近40名代表齐聚茂名市,深入“华南钛谷”粤桥项目、2026年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一场两馆”建设现场、茂名新城城市展厅、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等,亲身感受茂名市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县域振兴、产教融合、城市能级跃升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华南钛谷”崛起: 186亿钛锆全产业链项目重塑茂名工业版图

采风活动首站,媒体代表来到全国唯一高度集约于临港的钛锆全产业链项目——“华南钛谷”粤桥项目的展厅。展厅里,项目负责人给大家介绍项目的详细情况。这个总投资186亿元的项目,作为茂名落实“五链共建”战略的核心载体,以钛锆新材料产业链为主导,通过延链补链强链,集聚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助力茂名提升制造业水平、改善工业结构、加速高质量发展。未来,还将形成从钛锆开采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生态,推动茂名从传统工业城市向新材料产业高地转型。

“荔贝”造型惊艳省运:

茂名奥体中心将点亮城市新地标

走进茂名新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林立间,“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轮廓已清晰可见,远远望去,“一场两馆”外形宛如“一颗荔枝,两扇贝壳”。

“一场两馆”作为2026年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主场馆,预计今年10月底整体完工,届时将成为集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也将成为撬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战略支点。

从“歇脚地”到文旅驿站:

高速服务区变身文旅IP

驱车来到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服务区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主题进行设计,整体造型就像一枝荔枝花。西区综合体验馆如“破壳荔果”,四片舒展的弧形屋面如荔枝叶,轻盈地托起玻璃穹顶;东区服务楼则由两个曲面建筑组成,仿佛舒展的荔枝叶与西区遥相呼应。

服务区内,荔枝干、化橘红等特色农产品在展销区琳琅满目,茂名非遗展馆、手作坊、荔枝驿站、未来馆等特色场馆应有尽有,“交农文旅商”融合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曾经的“歇脚地”成为网红打卡地,将交通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从“工业伤疤”到“城市绿肺”:

茂名废弃矿坑的生态涅槃

夕阳西下,媒体代表来到茂名市的西北角——昔日的露天采矿场,这里曾经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如今已俨然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

这片地方,在新中国石油紧缺的年代,以51亿吨油页岩储量扛起“共和国石油工业长子”的重任,为国家解决油荒奉献了青春。然而,长期采矿也给茂名的环境带来了损伤。

2013年,茂名市主动舍弃矿产收益,将昔日满目疮痍的露天矿坑转变为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将露天矿坑建设成占地10余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修复生态,还绿于民,变“工业伤疤”为“城市绿肺”。曾经的矿坑,现已引水成湖,昔日的贫瘠边坡,现已种树复绿。

“百千万工程”下的茂名:

探索产城深度融合新路径

新时代迎来新建设,茂名市正不断丰富城市发展新内涵。从城市空间布局来看,构建老城区历史文化核心、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心与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心“三大内核”,深化拓展“两轴—两个圈层”布局,推动新老区域并重、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

过去一年,茂名市各级各单位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在县域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深化改革突围、借力社会力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今的茂名,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产业发展动力更足、精神文明建设更优、城乡融合提升更密。同时,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当地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配套、金融赋能支撑、人才队伍培养等,如推动企业与茂名市相关技术院校紧密合作,开设与特色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为经济产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 茂名日报社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岑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