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沈阳有“喜”事 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落下帷幕 2025年07月18日

电影院里,看喜剧电影的观众在笑;电影小镇里,报名“群演”的群众在笑;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里,在经典喜剧电影海报前拍照留念的父子在笑……

近日,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落下帷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沈阳成为一座充满笑声的城市。沈阳以“笑”为媒,充分联动主题活动与本地文旅资源、商业场景,不仅赚足了人气,更将“喜剧之城”打造为富有生命力与可持续性的城市文化IP。

提起沈阳,幽默是外界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之一。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早市炸油条的摊贩,开口句句是“包袱”。沈阳人天然的幽默与沈阳的二人转、相声、评书等地方曲艺一起,为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近年来,沈阳不断提炼城市内在的“喜剧基因”。通过连续举办喜剧电影周,沈阳用主题活动将跨界消费场所、文旅场景串联,在“笑声”中厚植行业沃土,城市的品牌价值、审美体验与文旅活力不断提升。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我还是小孩,现在已经是孩子爸爸了,来沈阳旅游找到了回忆里的影像,不虚此行。”在沈阳市大东区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一位外地游客在《瞧这一家子》海报前驻足良久、拍照留念。

在这里举办的喜剧电影海报鉴赏主题活动中,参观者可一睹20世纪50年代至今,各个重要时期喜剧电影的电影海报。

城市既是文化创意的客体,也是文化创意的主体。沈阳打造“喜剧之城”城市IP,既关联起人们对过去的文化记忆,也着重对城市文化进行现代语境下的创新表达。

作为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开幕式的主场地,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中晨电影小镇文化产业园在活动期间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一次主题活动,加速了文商旅融合发展。从打造“喜剧之城”标签到升级为“城市IP”,喜剧电影周在为沈阳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开放的城市形象和更加自信的文化认同。

沈阳的“喜”事还将继续。

(据新华社 记者 于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