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岑溪市政协委员、油画家罗斌正在创作油画《和美岑溪》,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深情与热爱。
罗斌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写实油画创作。在罗斌的不少画作里,体现出故乡的田园之美以及人物的恬静之美。他的作品注重色彩与形体之间的协调感,讲究颜色平衡搭配,同时充分留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展现出写实油画在色彩里形成的神秘的艺术魅力。《和美岑溪》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历时6年,是献给家乡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的赤诚贺礼,他用饱蘸岁月的画笔,在油画上晕染出新时代岑溪的蓬勃气象。
罗斌表示,这幅画的构图是采用时空交错方法,前景刻画了岑溪的东山公园,中景岑溪市区、黄华河、义昌江,远景画的是白霜涧、天龙顶、石庙。在色彩这一块以蓝天、绿水、青山为基调,融入花岗岩的暖灰色调,点缀现代农业和城市建设的亮色,笔触这一块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用细腻的笔法,而在表现城市发展时则采用更豪放的笔触,让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融合。
为了让油画更加真实生动,罗斌多次踏上返乡采风的旅程。他是岑溪市南渡镇人,儿时经常在圩日跟着父母去街上卖打谷机,石板路上人来人往,街边小摊飘着白助和米粉的香气,阳光透过楼板上的木窗洒下来,那种温暖而热闹的氛围,至今仍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他眼中,岑溪的蜕变是毛细血管里的鲜活涌动:高速公路如银链串起山城与外界,火车呼啸缩短了故乡与远方的距离;曾经背着行囊南下的青年们,如今带着创意返乡筑梦,让花岗岩的硬朗线条间生长出咖啡馆的文艺气息。这种变化不止于高楼拔节的高度,更在人们眼角眉梢舒展的自信,是龙舟赛呐喊里的文化底气,是非遗竹芒编在直播间里焕发的新生机。
作为政协委员,罗斌总把艺术的火种播撒在家乡的土壤里,他深知,艺术是记录时代、反映家乡发展的有力方式,他希望通过展览活动给市民提供精神文化滋养,并培养本地艺术人才,让艺术成为岑溪的一张新名片。
对于岑溪的未来,罗斌认为,岑溪的每块花岗岩都刻着祖辈的智慧,每条溪流都流淌着未被言说的史诗。他希望年轻人先深入了解家乡的风物人情,再向外探索。岑溪的山水、历史、民俗都是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无论走多远,岑溪始终是他画布上最温暖的底色。
三十年间,岑溪的蝶变正如罗斌所说——最震撼的变化永远发生在下一幅画卷里。 (刘爽 周家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