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有一些药材来自人类的身体,本文介绍一下这些独特的人体源药材,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作用。
血余炭。血余炭就是健康人发经过洗净晒干,再焖煅成炭的产物。它有着止血消瘀、补阴利尿的功效,对于咳血、崩漏、血淋等症状有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它能用于消化道出血和产后出血。这是因为它的炭化结构形成了微孔吸附面,能激活血小板聚集通路,从而缩短凝血时间。就好比是身体里的“止血小卫士”,一出现就能迅速控制住出血的局面。此外,它还有抗炎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水煎液可降低炎症因子,能辅助治疗慢性肾炎。如果找不到血余炭,也可以考虑用三七粉加仙鹤草,也能起到收敛止血的作用;或者使用三七皂苷注射液、重组凝血因子制剂,更安全速效。
紫河车。紫河车是健康产妇的胎盘。紫河车有补气血、益精安神的功效,能治疗虚劳羸弱、产后体虚、神经衰弱等症状。紫河车里面含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能调节免疫力。目前,它已经退出了主流医疗。这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紫河车有病毒传播风险。我国2020版《中国药典》也把它的条目删除了。现在,有关机构研究出了胎盘多肽这种人工合成的胎盘活性肽,用于肿瘤辅助治疗。黄芪多糖加鹿茸血肽复方制剂,能模拟胎盘的免疫调节功能。鹿茸、黄芪、当归的组方配伍也可以替代其补气养血的作用。
人乳汁。人的乳汁是一种人体源中药材,新鲜采集即用或短期冷藏就能使用。它能补虚润燥、滋养气血,对于虚劳咳嗽、眼目赤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现代医学里,它也有自己的价值。新生儿营养方面,初乳中的乳铁蛋白能增强婴儿肠道免疫,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民间还会用新鲜乳汁点眼治疗角膜炎。人的乳汁也有缺点,就是活性成分易失活,冷藏保质期还不到不超过72小时。所以,其替代方向是使用重组乳铁蛋白奶粉、牛奶加蜂蜜,含表皮生长因子的人工泪液替代,里面含表皮生长因子,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人中白。人中白是尿桶沉积的尿垢结晶。人中白能清热降火、止血散瘀,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骨蒸劳热等症状。它的矿物盐成分能中和酸性炎症环境。不过现在它也只在少数民间验方里使用了。如果需要替代,石膏加知母就能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指甲。指甲也能入药,手指甲或脚趾甲经过碱水洗净,砂烫膨化或煅炭后就能使用。它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传统上还能治疗咽喉溃烂。它的角蛋白结构可能有吸附病原体的作用。不过它现在几乎已经退出了医疗体系使用,替代方案是冰片加硼砂,能外用消肿。
童便。童便曾经是一味中药材药引,一般指10岁以下健康儿童的中段尿,新鲜温服或入汤剂。它能滋阴降火、化瘀止血,治疗虚劳咳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等症状。它的尿激酶成分还曾用于溶栓,但现在已经被重组技术替代,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中黄。人中黄是甘草粉浸人粪液制成的,甘草塞竹筒浸粪中,取出晒干就可以了。人中黄能清热解毒,古方中还用于治疗瘟疫高烧、疮疡等,但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它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含有里面的微生物发酵产物,或含有抗菌物质,临床替代方案可以用黄连加黄芩,同样能清热燥湿。
这些人体源中药材,对于成分明确的,像血余炭吸附止血机制明确,经过提纯改造后还能有限应用;生物活性清晰的,比如乳汁免疫因子,能推动合成生物学替代品的开发。而那些安全风险大于疗效的,像紫河车、人中黄,还有成分不稳定且有更优方案的,比如人乳汁、童便,就被逐渐淘汰了。未来,人工合成替代和植物、矿物药优化会是趋势,就像重组尿激酶替代童便,石膏替代人中白降火。随着医学伦理观念的进步和现代药材资源的丰富,这些人体源中药材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类药材的使用所体现的传统中医药对“以脏补脏”等理论的实践,反映着古人对生命与健康的独特认知,是人类健康守护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中医药文化遗产。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刘偲翔)